消化性潰瘍是組病因多樣的消化道黏膜的慢性潰瘍性疾病。潰瘍可以發生在食道、胃或十二指腸。近來用胃鏡證實,其中有許多是包括胃炎及十二指腸炎在內的消化道改變,與胃酸分泌有各種關係,不一定都與皮質醇有關。
綜合生理學與心理分析的理論,有三個因素參與潰瘍形成的假說:(1)遺傳易感傾向。(2)長期的人際衝突(在口腔範圍)。(3)社會壓力的激活。
在臨床研究上,我們可從過去的相關研究一窺究竟:Alp 的研究發現潰瘍病人具有孤獨、自負與焦慮、易抑鬱等個性者多於健康人。因此認為,不良個染上不良習慣導致對社會的不適應,再加上較多生活事件壓力而致潰瘍病的發生。Piper(1977) 年的研究發現,潰瘍病人具有內向及神經質特點。
實驗室研究方面,動物實驗表明,警戒、迴避電擊的壓力或束縛性壓力均可誘發潰瘍。壓力時,CRFA-CTH- 糖皮質激素,兒茶酚胺及消化道激素的分泌增加可致胃腸運動功能紊亂。
勞動環境的壓力可導致潰瘍病,我們稱之為職業壓力性潰瘍。同時,在多變的環境中工作人員的恐懼心理造成的壓力也會導致胃腸道障礙。
一般來說,引起潰楊病的壓力種類可分以下幾種:(1)工作、家庭的負擔加重。(初發時40%、復發時48%)。(2)一般的精神負擔。(初發時20%、復發時24%)。(3)人際關係的煩惱。(初發時20%、復發時16%)。(4)環境的急劇變化。(初發時8%、復發時8%)。(5)無明顯原因。(初發時12%、復發時4%)。
臨床上潰瘍病人常伴有抑鬱症狀。壓力時的抑鬱易致潰瘍。在Kramlinger等(1983)的研究中顯示:各種慢性疼痛的病人中25%為抑鬱症,39%是可疑的抑鬱症,對慢性疼痛病人用抗鬱藥有效。
臨床上也有一些比例的患者在潰瘍病手術後發生精神障礙。某些潰瘍病人的最常見症狀是煩惱、壓力或攻擊性而不是潰瘍。這種病人在胃切除後仍然訴說疼痛,醫生常忽視這一主訴而認為病人是神經質,但實際上這是一種情緒障礙。
有些病人在患病時,得到家人的照顧,病人角色強化,因此在手術後引起病人角色轉換障礙,在得不到家人精心照顧時,可出現明顯的抑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