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壓力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迅速升高,從而導致病情惡化是得到普遍承認的,在患病率方面,男女無明顯差別,各種年齡均可發病,大多數見於40歲以上,15歲以下的極少見。患病率與體體重超重顯著相關,超重者患病率較非超重者約高5倍。
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病因是多源性的。其中包括遺傳、肥胖、感染、缺乏體力活動、妊娠、情緒緊張等因素。可能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兩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糖尿病有遺傳傾向已比較肯定,但關於遺傳的方式尚未闡明,可能是多基因遺傳缺陷。中年以上糖尿病病人在起前後常因多食而肥胖。肥胖者外週組織靶細胞胰島素受體數量相對減少,有些類型不僅受體減少,而且親和力降低和(或)存在受體後缺陷,因而對胰島素的敏怠感性降低,是導致糖尿病的另一重要因素。
近40年來,人們經過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證明,心理社會緊張刺激引起的緊張情緒與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關係。
目前,對糖尿病的治療缺少特效方法。綜合治療的目的在於糾正代謝紊亂,消除症狀,保障兒童患者的正常生長發育等。綜合性治療包括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作用,鼓勵患者要有樂觀的情緒,克服困難,戰勝疾病,幫助病人掌握防治本病的基本知識和治療要求。
由於糖尿病病人對緊張刺激引起的心理和生理反應不同於非糖尿病病人,因此,對本病的治療除上述綜合措施外,應儘量使病人避免緊張刺激,並幫助病人學會適當應付各種生活事件,防止產生緊張狀態。因此,精神和身體的鬆弛是治療糖尿病患者的一個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