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易激癥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組表現為腹痛、排便習慣改變的腸道功能性症狀群。其名稱甚多,如黏液性結腸炎,結腸精神官能症,結腸功能紊亂,結腸痙攣,結腸過敏,痙攣性結腸炎等。由於實際上並不存在炎症,功能紊亂也不限於結腸,故目前傾向於腸道易癥候群。

臨床症狀表現不一,分型辦法也各異,西方學者分為:(1)痙攣性結腸型。(2)便秘型(痙攣性或鬆弛性)。(3)無痛性腹瀉型。(4)腸脹氣型。(5)慢性腹部不適型。

其病因尚未肯定,有人認為與食物中缺乏纖維,或對某些食物的不耐受所致;也有人認為是藥物(抗酸劑、抗生素、β-阻滯劑及麻醉劑)所激發。近年趨向認為是由於平滑肌的功能紊亂所致。也可能是激素分泌異常及機體對激素的反應異常所致。

精神因素可影響腸道功能,但IBS與感情變化有人認為是偶然性聯繫;但更多的資料認為某些人的IBS是由精神因素所致。研究表明,IBS患者中的抑鬱、神經質等精神症狀較多。究竟精神變化與IBS,何為因,何為果還未肯定,但是心理影響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心理治療在IBS治療中占重要地位,除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療,如避免生活緊張,勞逸結合,養成定時排便習慣等外,通過授課形式以提高病人的認知水準和適應能力,同時安慰劑效應配合心理治療,效果可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