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林提倡「細胞分子矯醫學」(orthomolecular medicine),他創造出這個名詞,用以形容透過適當攝取維他命與其他營養飲食的方法,來獲得最佳的健康狀態
  • 他曾獨得過兩次諾貝爾獎:
  1. 1954年諾貝爾化學獎
  2. 1962年諾貝爾和平獎
  • 毗鄰史丹佛大學的萊納斯.鮑林研究中心,將研究重點放營養生化醫學,而鮑林的後20年餘生亦傾注絕大部分的心力於此。時至今日,該研究中心仍持續進行營養生化醫學的研究,並於1996年搬遷至奧勒岡州立大學
  • 鮑林化學上第一次的重大成就,是在1931~1933年間發表了一系列共7篇極具影響力的論文,自此建立了化學鍵的特性
  • 蘭德斯泰納為免疫學領域的先驅,因確定人類擁有不同血型而被授予1930年諾貝爾醫學獎
  • 鮑林創造了「分子矯正醫學」和「分子矯正精神病學」這兩個新名詞時,他定義出一個針對出現生理和心理表徵的分子病之特定治療方式
  • 鮑林的健康計畫具有吸引力的一點是,只要透過一些「簡單而低廉的措施」,任何人都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和幸福
  • 鮑林在營養學匱乏的舊醫療時代,還是飽受許多衝突和挫折。令他沮喪的是,醫療體係並未伸出雙臂歡迎他對維生素C的推崇
  • 萊納斯.鮑林以他對分子矯正醫學的研究和提倡,獲得了許多獎項和榮耀,整個80和90年代,鮑林陸續獲得許多獎章和榮耀,甚至進入21世紀仍然如此。鮑林於1991年第二次世界大會獲得了維他命C和免疫系統貢獻表揚證書,並於2001年由<<天然保健雜誌>>推薦,進了天然保健名人堂
  • 堅信自己的意見,鮑林持續服用維他命C和其他營養物質來對付他的癌症,並加上常規治療和實驗療法。雖然他最終在93歲時因癌症而去世,但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鮑林依然維持他刻不容緩又積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