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醫學的局限

  • 流行病學缺乏高度的解說力,因為要解釋心臟病發生的原因要物理學、生物化學和生理學。如果沒有這些基礎做為根據,流行病學就會淪為人們形容的偽科學
  • 流行病學提供一個大方向,指出吸煙和癌症之間的關聯性,但它本身並沒有提出這兩者相關的一個科學解釋。如果有足夠的因素(或者有足夠的流行病學家),一定可以找到這種相互影響的關係

希爾準則(Hill’s Rules

  • 希爾意識到流行病學的限制-除非採用精確的統計和突破數據的限制,不然,流行病學往往很容易流於誤導
  • 希爾提供一套標準或法則,在推斷因果關係前,研究人員必須審視是否符合這些標準:
  1. 合理性:測量的相關必須合乎生物學,對該現象必須有一個理性、學理上的解釋。這條法則意味著流行病學(事實上,所有的臨床科學)應符合基本的生理學和生物化學
  2. 關聯性強度:所觀察到的關係或相關性一定要夠強,關係薄弱構成的證據則無說服力。不幸的是,許多慢性疾病和營養之間的醫療聲稱都缺乏有力的實證,如膳食膽固醇和心臟病的關聯性。這條法則可以提防那些通常以「百分比風險」表示關聯性的作法。也訧是說,如果你需要龐大人口數才能測定其發病率,那麼這個效應很可能是微小到不足以造成影響
  3. 時間關係:「因」先於「果」,可疑病因應該於病發之前產生作用;此外,發病率必須符合時間性。如果多年來攝取的物質改變,那麼疾病的關聯也會不同。如果該病因被移除後又重新導入,那麼該發病率則會產生變化
  4. 劑量反應關係:發病率會隨著可疑病因攝取量增加而隨之升高(接觸該物質越多,測定的發病率應該越高)。我們或許要補充說明,我們不應該推斷試驗劑量範圍之外的結果。在維生素C試驗中,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因為試驗中所採用的劑量往往低於有效攝取量的1/100。我們將探討劑量誤導如何造成醫藥上維生素C和一般感冒的研究失敗
  5. 恆定性:多次試驗得到相同的關聯性。如果後續的結果駁斥該提議,這就表示或許這個根據不充分或者甚至要作廢。這個準則說明,研究結果需要一致,這是科學方法的基礎
  6. 一致性:聲稱的發病率必須符合科學知識,不應與其他理論衝突。如果他人有另類的理論則要提供一個更具有說服力的解釋
  7. 類比:在某個領域普遍認可的現象,有時也可以應用在另一個領域。動物體內每日合成的抗壞血酸相當一個人每日應攝取的維生素C量。以此類推,維生素C攝取量的研究範圍應包含這些劑量,但幾乎少有研究做到如此
  8. 實驗證據:可疑病因須透過獨立實驗證明。生物化學、物理或生理的實驗證據可以大大支持可疑關聯的合理性
  9. 單一原因:應該只有一個原因,而不是一堆的風險因素。這項最後的要求對多重流行病學疾病風險因素的提議者無疑是一大打擊
  • 根據希爾的理論,醫學上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的提倡者在假定因果關係前,都必須先符合這些準則
  • 流行病學可以是一個有力的科學工具,但它往往被誤用
  • 現代流行病學甚少應用希爾準則,結果就是不斷出現大量明顯的矛盾資訊

維生素C與社會醫學的異議

  • 越來越強調風險因素和藥物的社會科學,可能會妨礙對完整維生素C功效的研究
  • 分析最小的有效劑量導致結果混亂,使得大眾對抗血酸的真正潛力感到困惑,公開這樣的結果造成科學方法(誤用流行病學)日漸失去公信力,幾乎任何東西只要被認為涉及某種疾病或其他因素都搞得人心惶惶
  • 過去半個世紀,維生素C研究分成兩大派:高劑量研究與僅限於微量營養素攝取的傳統研究
  • 高血壓、吸煙和高膽固醇在某個層面上與心臟病有關,雖然研究指出這些因素,但我們對該疾病的瞭解仍然有限

回歸基礎科學

  • 歷史說明了當醫學捨棄基本科學方法,轉而注重流行病學和臨床試驗時,結果很可能會產生錯誤
  • 高劑量維生素C的抗病毒和抗癌作用機制已經確定,若再加上來自醫生臨床觀察的顯著效果,這樣一來就有足夠的資料要求臨床試驗
  • 高劑量維生素C臨床試驗並不屬於目前醫學觀點的既定思維,它也就是以社會學為主的科學理念
  • 維生素C缺乏很可能是心臟病、關節炎和現代人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本原因,不過,未來可以預見的是,當今醫學上研究疾病的風險因素作法,似乎不太有能力可以證實或駁斥這個見解

真正的進步受限

  •  當今在醫學領域中,社會科學和遺傳學已越來越出色,然而這卻不利真正的發展
  • 當醫學對疾病生理、生化認知越多時,科學的進就越緩慢
  • 疾病是我們社會活動的產物
  • 科學進步往往取決於基於實物證據詮釋的新理論
  • 目前醫學界似乎嫌棄生物學理論,傾向於研究社會影響、風險因素與疾病之間統計數字的關聯。這樣的科學研究無法解釋疾病所涉及的機制,因此,解決醫學問題必備的理解能力變得越來遙不可及
  • 實用醫學是一門專業而非科學,而且在越多精通醫師的掌控下,它甚至稱得上是一門技術。然而,這門技術受制於科學原則和實證,社會科學可以實用和有益,但它通常不被認為是硬科學
  • 臨床試驗則是直接衡量治療成效,並且指出在實際的治療上是否可以達到成效,不過臨床試驗難以協助科學家瞭解與疾病相關的基本藥理或病理學

探求「證據」

  • 促進身體健康的傳統模式為經常運動、低脂低鹽飲食、每日佷用五種有益蔬果以攝取維生素C
  • 符合這些「健康」建議標準的人仍然有維生素C值過低、罹患癌症或因心臟病早逝的困擾
  • 膽固醇並不能解釋為何20世紀心臟病死亡率下降
  • 替代醫學則被形容為未經證實的療法,而有臨床試驗支持的流行病學則成為這些科學證據的保證
  • 肺癌者往往有吸煙習慣的這項發現,成為醫療「證據」最佳的說明代表。這種形式的關聯性有時可能有助於創新的科學假設或證實一個科學發現,但並不能做證據的根據
  • 社會醫學興起,再加上採用基因為主的方法來治療疾病是造成醫學發展緩慢的原因
  • 醫學已不再探究重要的資訊
  • 就目前的情況看起來好像醫學科學已失去尋找治癒疾病的技術,反而著重在尋找「證據」,放棄科學研究的方法
  • 科學是透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來尋找事情來龍去脈的解釋,而不是追求所謂可以證明的「證據」
  • 醫學不斷使用「證據」這個術語帶有「草包族」科學的意味,一種具備真正科學所有的條件,表面看起來像是遵循其規則,但卻是難以(或者至少效率很差)擴展基礎知識的偽科學

「貨機崇拜-草包族」科學

  • 科學家永遠要留意不相符的數據資料,因為這種資料顯露出該理念的限制性和空洞。當另一種解釋與數據相呼應時,科學家們就要確認其一致性
  • 一個好的科學家最不可能做的事就是將他們的研究當成科學「證據」
  • 科學不可能證明什麼-這不是科學的運作方式
  • 一位科學家產生一個想法,稱為假設,例如大量維生素C可以摧毀癌症。於是這位科學家進行試驗或找相反的例子以試圖推翻或反駁這個想法,而且這個想法可能會在新資料出現後修改。這個過程會不斷持續,直到這個想法被證明是錯誤的,並且可以由另一個想法取而代之
  • 在實驗中,科學家從不受限的推理和論點中產生新的想法,如果實驗結果不如預期,那麼很可能是另一種解釋。實驗測試這些想法,結果可能是正確的或被反駁。這個從出現想法、測試想法、抛棄不適用的想法的過程是非常有影響力,並且不斷促進人類科學知識的進展

消化性潰瘍和「證明」的概念

  • 當醫學不完全明白一個疾病其中的生理學與病理學時,往往很容易推諉到某種心理作用
  • 幽門螺旋桿菌目前是一個公認的潰瘍病因,抗生素則是標準的治療方法。即使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預和舒緩許多人胃灼熱和胃炎的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有好多年的時間,醫療機構並不接受這些發現
  • 發現消化性潰瘍是一種感染病終究成為現代醫學成功的案例
  • 科學容不下「證明」這種概念,它會扼殺創新想法,並且包庇既得利益者

維生素C的誤解

  • 「實證醫學」引起不少騷動,但這並不是一門科學學科
  • 物理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然而這想法表示部分的物理學是基於實證,意味著有一些物理學並未基於實證,這似乎很不合理,實證醫學這個術語顯示出醫學科學正邁入一個錯誤的方向

一切攸關劑量

  • 對於預防感冒所需的攝取劑量經常被誤解
  • 劑量-反應關係是基本的藥理作用:劑量大小影響大多數生物的反應,這項發現已非常確定,幾乎無須一再重複試驗
  • 對大多數人而言,預防感冒的維生素C劑量在10g左右或以上,這個最初的研究結果由克蘭納醫師提出,然而,海米拉的研究為只要200 mg以上,也就是克蘭納醫師提出的最小劑量2%
  • 科克倫評論包括三種區間劑量:每日200 mg至1g;每日1g至2g;每日2g以上。不過,其中每日超過2g以上的預防性研究只有3篇,而且每份研究所使用的劑量只有3g
  • 一項實證醫學的支持者似乎認為,一項好的試驗要根據其研究大網遵循特定的處方進行,這些處方規定研究必須包括隨機和安慰劑對照組
  • 一般健康人的腸道耐受力大約一天可以攝取4g-15g的維生素C
  • 對於有輕微感冒的人,其腸道耐受力會提高至30-60g,重度感冒的人甚至會增加到60-100g,或者更高
  • 卡斯卡特博士建議將每天的總劑量分成15次攝取,以保持在一個穩定持續的攝取量
  • 大多數人明白低劑量藥物或許可以預防疾病,然而當疾病形成後,該藥物的劑量必須隨著病情的嚴重性增加。抗生素就是一個例子:低劑量口服抗生素可以用來預防感染,但一個人若生病了,劑量就需要增加
  • 在科克倫實證醫學的研究中,維生素C的劑量與反應之間的關係似乎是無關緊要

藥物代謝動力學

  • 藥物代謝動力學是研究一種藥物如何被吸收、如何被分佈體內,以及如何排出體外
  • 瞭解藥物或營養素的運作機制很重要,這樣我們才能夠知道它們的吸收和排泄方式
  • 藥物與營養素經常相互影響,並且會與一種名為受體的蛋白分子結合,它們的形狀吻合,正如鑰匙和鎖的組合
  • 生物效應取決於受體與藥物或營養素結合的百分比,如果體內濃度較低時,藥物或營養素與受體結合的比例就會變少,相對的反應也會變小
  • 隨著局部藥物的濃度增加時,藥物和營養素與受體結合的比例就會增加,生物效應的反應也會越大。在高劑量之下,幾乎所有的受體都會與藥物或營養素結合,產生一個最大化的反應。大多數的藥物反應和營養素作用在體內的運作方式都是如此
  • 維生素C會與酵素和其他蛋白質進行交互作用,不過抗血酸也可作為一種抗氧化劑,當它作為抗氧化劑時,它會捐出電子,但是其可用的電子數量取決於維生素C含量,而維生素C的效益反應與劑量有很大的關係
  • 高劑量維生素C的效益是無法以低劑量維生素C的數據來推算
  • 維生素C的排泄半衰很短,所以,一顆錠劑並不會提高血液濃度超過幾個小時,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血液濃度會回到基準水平

科克倫實證醫學評論-「貨機崇拜」科學(偽科學)?

  • 鮑林博士的看法:人們應該「隨時抱持懷疑的態度-永遠為自己著想」

暗淡的黃金準則

  • 按照慣例,醫學「證據」的核心要求包括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這是人體治療測試的基本實驗形式

強效安慰劑?

  • 經典與著名的安慰劑(Placebo拉丁語意為「我感到歡喜滿意」)效應是當患者期望病情好轉,並且他們的狀況也得到改善,不管治療的結果如何
  • 安慰劑效應或許是一種心理作用的反應,一種養成的反應,不管治療結果如何
  • 安慰是一種無效藥物或物質,不具有藥理作用,但可能有心理治療的價值。它所延伸的其他思為包括任何治療或過程,但沒有直接生物化學的作用,不過,或許可能會誘發心理的反應
  • 反安慰劑(nocebo拉丁文語意為「我會受到傷害」),也就是引起不良的副作用
  • 正統醫學對維生素C的見解為如果有任何效益都歸因於安慰劑效應,然而,只要有一點副作用(或許是反安慰劑效應)就會大做文章
  • 把使用維生素C治療症末期者,結果產生多於五倍存活時間的研究歸因於安慰劑效應,這點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 主觀性的結果可能會使安慰劑產生有益的影響

隨機試驗

  • 隨機雙盲安慰劑試驗被視為臨床證據的黃金標準,在醫學界具有崇高的地位。然而,如果沒有生理學、藥理學、生物化學這些基本科學做為基礎,臨床試驗的效用會非常有限

回歸平均值

  • 臨床試驗其中一個奇怪難以解釋的現象是,試驗的第一次結果可能非常卓越,但後續試驗的治療效果比較不顯著。這種趨勢是回歸平均值,其中極端的結果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比較平均。當出現偶發的治療效果時,回歸平均值可能會導致錯誤的結論,這也可以解釋臨床試驗數據為何可以大力支持安忍劑效應的存在

不可靠的結果

  • 臨床試驗和流行病學的理論主要是基於統計學,但許多臨床研究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統計結果

整合分析

  • 越來越多人使用整合分析,這是一種總結大量臨床試驗結果的統計方法。最近一項分析指出,抗氧化維生素會增加死亡的風險。然而,研究人員從最初考慮的眾多論文(16111)中挑出一小部份的論文(68),而且是在研究人員充分瞭解研究結果後所挑選出來的。很顯然,研究人員無意識的偏見可能會產生誤導的結果
  • 正統醫學甚至從不考慮大劑量維生素C對多種疾病的作用,這是由於他們假設維生素C已被「證實」只需要小劑量所造成的結果
  • 研究人員誤以為身體的飽和量只有200 mg,超過就無法吸收
  • 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是醫學的「黃金標準」,但往往被大眾及更嚴格精確學科的科學家們質疑
  • 所有醫學治療取決於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和生理學的基礎科學論據,而維生素C則是以上兼具

總 結

  • 體內無法合成抗壞血酸的人類和動物在糧食短缺時似乎具有生存的優勢。由於他們無需使用必需葡萄糖和能量來合成維生素C,所以能量得以儲存
  • 意識到營養重要性的醫師都指出,慢性疾病,例如心臟病、關節炎和癌症之所以常見是因為我們維生素C的攝取量太少

主流醫學與細胞分子矯正醫學

  • 營養學分兩大類:正統與分子矯正營養學
  1. 正統營養學家(也稱營養學家,特別是在衛生機構)都為維生素是微量營養素,只需要少量即可
  2. 分子矯正醫師主張維持最佳健康狀態需要高劑量
  • 分子矯正營養學家認為營養素是維持身體健康最主要的因素,而不是單靠藥物或手術介入等周邊療法
  • 運用高劑量維生素C具有強效抗病毒作用,可以預防心臟病,而且在足夠大量的劑量下,維生素C對癌細胞具有選擇性的毒性

不是主流醫學的結束,而是主流醫學的未來

  • 一天1g維生素C對感冒確實不具任何效益
  • 維生素C的研究劑量往往小於該有的50-100倍,且攝取的間隔時數相差10倍之多
  • 高劑量維生素C的論點很可能是臨床醫學上最有力的科學假設,而不起眼的安慰劑根本不可能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 維生素C是最常被攝取的營養補充劑
  • 維生素C是眾多營養素中唯一可以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健康效益,當攝取量達到分子矯正醫學所需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