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人體所需要的銅是2 mg,少於此劑量就會產生缺乏症,過多於此劑量,就會引發銅中毒
- 每天需要的鋅則是15 mg,少此劑量也會產生缺乏症,但是鋅可溶於水,也很容易被排出體外,所以身體能忍受的劑量比較高
- 男性每天需要10 mg的鐵
- 如果一個男性多年來每天都攝取20 mg,就會造成問題,但是女性每天需要20mg的鐵,因為經期時都會流失鐵
鋅
- 成人體內含有2-3g的鋅,大多都儲存在骨骼裡,其替換率很低
- 血液裡的鋅濃度比較穩定,大約每公升的血清中含有800-1100 ug
- 鋅是人體內80種金屬酶其中一種
- 鋅缺乏症的首要症狀是長得矮小、生殖腺功能不良,且無法達到性成熟。其他的徵兆是:
- 不論男性或女性,皮膚會出現溝紋(延展的痕跡),頭髮和指甲生長遲緩,指甲易損,而且上面會長出白色不透明的斑點。容易長青春痘
- 經期時,體內激素會遭到干擾,有經前緊張症
- 血壓升高
- 關節疼痛和末梢發冷
- 傷口復原速度緩慢
- 失去味覺和嗅覺
- 缺乏鋅的母親所生的新生兒出生會有缺陷
- 精神病症狀
- 腸病變性肢端皮膚(Acrodermatitis enteropathica)
- 隨著年紀逐漸喪失聽力
服用鋅
- 成人每天需要15 mg的鋅;大多數的飲食都不足此量
- 50 mg的葡萄糖酸鋅能提供15 mg的鋅
- 可以確定的是每天多於2 g的鋅可能會造成傷害
- 目前臨床方面所需的最高量硫酸鋅是220 mg,每天服用3次,用來治療關節炎。這樣的劑量有可能會造成腹瀉
鋅與銅
- 鋅補充品會降低銅濃度
- 結合抗壞血酸,鋅能夠降低血清中的銅濃度
- 普爾費佛醫師維持銅和鋅的濃度個別為每100 ml 90-100 ug,以及120-140 ug
- 懷孕、何杰金氏症(Hodgkin’s disease)、服用口服避孕藥、感染和白血病患者,應該讓銅的比例高於鋅
- 衰老也和過多的銅和缺乏鋅有關
銅
- 銅對於形成血紅素很重要,血紅素是血液裡含鐵的色素,用來運輸氧氣。它是許多酶的成分之一,和許多器官的發展和功能有關
- 銅缺乏症很少見;人類多會因為攝取較多的銅而不適
- 人體內含有約125 mg的銅,平均每人每天消化3-5 mg。因為只需要2mg的銅,所以銅會在體內累積
- 銅的累積是因為鋅濃度太低,或是因為具軟性和酸性的水將銅管中的銅溶解出來
- 人腦中的銅相對於錳、鋅或鎂其濃度是身體其他部位的2倍
- 普爾費佛醫師的報告指出,在正常人身上5 mg的銅和5 mg的右旋苯丙胺(dexedrine)產生的刺激作用相同,同時也會造成失眠
- 許多老年病患,患有高血壓,銅濃度也會提高。當銅濃度降低時,所需的抗高血壓藥物也會減少
- 懷孕時,體內傾向含有過多的銅,使藍包漿素(ceruloplasmin)增加,藍包漿素是一種攜帶銅的蛋白質,如果血清中的銅從正常範圍裡的100 ug增加到250 ug左右,這可能會引發產後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妊娠毒血症和服用口服避孕藥所產生的憂鬱症
- 過多的銅和精神病及心臟病,以及威爾森氏症(Wilson’s disease)有關
銅濃度過量的治療
- 以下幾種方法能降低過多的銅:
- 讓鋅和的比例是20:1(如:50 mg的鋅與2.5 mg的錳)
- 使用一般劑量的抗壞血酸
- 使用毒素螫合劑,像是青徽胺(penicillamine)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
- 高纖飲食
- 體內銅濃度不足則易引起動脈血管瘤(aneurism)其外型特徵為過量白髮與鬆垮肌肉
硒
- 在中國,克山病(Kshan disease)這種心肌疾病,就可以補充硒來根除
- 硒主要是在腸道中的十二指腸吸收,為半胱胺酸cysteine或蛋氨酸(methionine)所結合,硒可取代半胱胺酸和蛋氨酸中的硫
- 硒是少數唯一能和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起作用的元素
- 男性比女性需要更多的硒
- 硒有助於生長,能保護人體對抗汞、鎘、砷、銀和銅
- 人類活在硒含量低的區域,癌症發生率會增加
- 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增強維生素E在體內的作用
- 人乳中所含的硒是牛乳的6倍
- 自動物身上所取得的食物所含的硒會比蔬菜多
- 啤酒酵母、大蒜、肝臟和雞蛋都是好的來源
- 胚芽和麥麩中也富含硒,不過經過磨並精緻之後,大部分的硒就被去除了
- 蛋白質能降低硒的毒性。而腸道中的細菌,像是大腸桿菌,會和硒結合,使硒無法進入體。同時,如果患有缺鐵性貧血(irondeficiency anemia),就更難吸收硒了
- 如果患有嚴重的營養不良,吸收硒的速度也會變得緩慢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增加和壓力也會增加對硒的需求量
- 抗老化-患有白內障的水晶體中,硒的含量是正常水晶體的1/6。正常來說,隨著年齡提高,硒含量也會跟著提高
- 抗重金屬中毒(砷、銀、汞、鎘和銅)
服用硒(Selenium)
- 每日建議攝取硒的劑量是55-70 ug
- 每日的補充品應該含有200-500 ug硒,這些補充品可能是富含硒的酵母或是給酵母過敏患者服用的亞硒酸鈉(sodium selenite)或近年來較為常見的蛋氨酸硒(Selenium-methionine)
鈣
- 一天都有700 mg的鈣進入並離開體內骨骼
- 體內剩下的1%是負責控制凝血和肌肉機能、以及神經傳導、維持細胞壁的穿透力和酶的活性
- 食物中所含的鈣質只有20%-30%會被吸收。透過維生素D3、蛋白質、乳糖和酸性媒介的攝取就會增加吸收率。如果飲食中的磷太少(鈣和磷的比例少於1.5:1),就會降低鈣的吸收量
- 磷酸通常來自過多的軟性飲料,但如果喝太多會降低鈣質攝取量
- 植酸、草酸鹽、食物中和鈣質結合的纖維、咖啡因、過多脂肪或過多蛋白質,還有受到鹼度、飲酒和壓力所影響而降低鈣質吸收量
- 缺少運動、喝咖啡,包括不含啡因的咖啡,都會造成鈣質流失
- 鈣質不足會使孩童罹患佝僂病,成人則會罹患軟骨症。女性最常見的就是骨質疏鬆症,這和鈣質不足有關,但是也有其他的成因,包括鈣和鎂的比例
- 急性鈣質缺乏症發生在血清中的鈣濃度驟降,並會造成手腳抽蓄
- 骨質疏鬆症會使骨骼更脆弱,因為骨質流失,隨著年齡增長,流失越多,特別是女性,而脊椎傷害是最常見的
- 骨骼受傷和年齡、性別、種族、激素狀態、營養狀態和肌肉活動有關。當然,我們無法改變前三種影響因素。激素扮演的角色,就是雌激素,如果雌激素(estrogen)減少,就會增加骨質疏鬆症的嚴重程度
- 人口的鈣質消耗量與其骨質疏鬆的發生並無關聯
- 在鈣與鎂之間存有一種密切的互補關係,鎂調節鈣質的主動運輸,同時鎂的補充也會增加骨質密度
- 有一些研究顯示,缺乏錳與銅會降低破骨細胞的骨質生成活動而導致骨質密度降低
- 在觀察一個具有骨質疏鬆且已停經的婦女族群與正常婦女族群相比發現她們的血清有相當嚴重的鎂缺乏現象。再者,維生素C缺乏也會使骨骼衰弱
- 國家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指出,佝僂症及軟骨病均為維生素D缺乏的極端例子,而骨質疏鬆是維生素D長期缺乏的案例之一
- 在一項骨質疏鬆女性因腎部骨折而住院的調查,其中50%被發現具有維生素D缺乏的徵兆
- 維生素D3(歸類為維生素,但更精準的說,是一種荷爾蒙)增加來自腸道中鈣與磷的吸收,人們應該攝取最佳劑量的D3
- 我們認為維生素D補充品(每日1000 IU來預防;每日2000 IU來治療)可以是一種特別的好方法,它藉由鈣質放在最恰當的地方以增加骨質密度
- 修復骨質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伸展運動,骨骼組織是非常機動的,因而,不去使用它時骨密度就會很快流失,躺在床上休息及少動都一樣不利骨密度
- 負重會增加骨密度,所以運動員比一般人擁有較佳的骨密度
愛滋病:營養素缺乏綜合症?
- 尚比亞、烏干達和南非的臨床報告指出,愛滋病能透過補充營養素來遏止。醫療專業團隊成員觀察到,使用高劑量的微量元素硒,和胺基酸中的半胱胺酸(cysteine)、色胺酸(trytophan)和麩醯胺酸(glutamine)能夠快速的逆轉愛滋病症狀,就如同哈洛德.D.佛斯特(Harold D. foster)博士所做的營養上的假設。這些營養素對於人體產生穀胱甘肽過氧化酶(the anzyme qlutathione peroxidase)是必要的,這種酶是一種效的抗逆轉錄酶(antiretroviral)(是能對抗逆轉錄的藥劑),並能大大減緩愛滋病複製病毒
- 愛滋病毒有一種基因,能自行產生類似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物質
- 飲食中含有高含量的硒、半胱胺酸、色胺酸和麩醯胺酸對愛滋病患來說,有兩大好處:
- 它們能代替身體中這四種營養素
- 它們能矯正愛滋病毒所造成的缺乏症
這四種關鍵營養素到達高劑量,就能增加體內穀胱甘肱過氧化酶濃度,使愛滋病毒無法輕易地自我複製
- 為了遏止愛滋病,並停止愛滋病毒不斷複製,所需的營養素濃度就要很高
服用鈣
- 以細胞分子矯正飲食來治療骨質疏鬆症,保守做法是每日補充1,000-2,000 mg的鈣。此外,每日需攝取500-1,000 mg的鎂,10-50 mg的鋅及15-30 mg的錳。我們大部分都已攝取足夠的銅
- 每個人對鈣的需求量與身體吸收的效率有關。然而,多餘的鈣留在腸道也可能扮演一個有用的角色,因為它可以降低鉛的吸收,而在腸道中無法分解的錠劑當然是無效的
- 鈣的吸收量決定於維生素D3及乳糖,這些都會增加鈣的吸收率,但是對乳糖不耐的人例外
- 草酸鹽、植酸纖維及脂肪代謝不良都會降低鈣質的吸收,太多的蛋白質(超過每天142g)會增加鈣質的析出,而體質偏酸與酗酒的人也會從骨頭流失鈣質
- 因為鈣質會隨著身體需求的多寡來吸收,多餘鈣質大數會留在腸道內等待排出,太多的鈣會引起鎂的不平衡,因為這二種礦物質在人體吸收上會互相競爭
鎂
- 成人體內有50%(大約20-30g)的鎂,半數存在於骨質之中,人體只有三種其他離子比鎂還多,然而鎂卻為絕大多數的醫生所忽略,另外50%不存在於骨質的,大多存在細胞中
- 1/3的血漿鎂與蛋白質結合,血清鎂的濃度是每100 ml介於1-3 mg
- 食物加工會導致全穀類損失不少的鎂,而的烹調法則會損失更多,有些含有植酸的食物會與鎂結合,鎂是組成葉錄素的金屬元素
- 鎂可以在腸道中的任何一段被吸收,但主要發生在小腸,通常食物中只有1/3的鎂會被吸收,但當身體需要更多時,腸道會吸收更多
- 鎂的吸收與鈣的濃度有關,過多的一種礦物質會降低相關的另一種礦物質的吸收,吸收率也會被過量的草酸、植酸與長鏈飽和脂肪酸所干擾,鎂也會被腎臟再吸收利用
- 很多因素會妨礙鎂的再吸收,並自尿液中流失,其中包含攝取過量的鈉、高血鈣症及見大徽素(gentamicin,抗生素)、順鉑(cisplatin,化療藥物)、甲狀腺素、降血鈣素、生長荷爾蒙和醛固酮(aldosterone,一種類固醇激素)等物質
- 低鎂症的原因包括食物來源的缺乏、吸收障礙,或是流失過量。部份常見的原因有長期酗酒、慢性肝臟疾病、無法控制的糖尿病、過度使用利尿劑或強心配醣體(Cardiac glycosides),以及吸收不良等症狀
- 酒精會抑制腎臟回收鎂的機制,而且,慢性肝臟疾病也會導致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hyperaldosteronism),這也是鎂流失增加的原因
- 缺鎂的早期症狀包含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及精神障礙等症狀,過度易怒(hyperirritability)的症狀非常普遍,如自發性或繼發性的痙攣,痲癇也常發生
- 神經性及心臟相關症狀可能導因於太少的鈣、鉀及鎂
- 鎂的缺乏通常應該要聯想到鉀的缺乏,即使血清濃度是在正常水準,其中也有一些病例已被診斷出是多發性硬化症
- 使用利尿劑及類固醇治療、高血鈣症、腹瀉、酗酒、低血鉀症及液態蛋白飲食等臨床背景,都可能造成鎂的缺乏
- 鎂的缺乏是人們容易罹患癌症的原因之一,因為鎂在控制細胞成長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 癌症替代療法一般都強調綠色蔬菜,可能就是由葉綠素正是含鎂分子之故
- 缺乏鎂和鈣與高血壓的成因有關,而鈉卻較少有明顯的關聯因而被罷黜罪魁禍首的地位。因為鈣與鎂會相互關連,這意味這兩種離子都很重要
- 1925年起就發現鎂可以降低血壓
服用鎂
- 螫合製劑(離子化)是非常理想的,因為它們有較佳的吸收率,當然也較昂貴
硼(Boron)
- 硼是另一種協助強化骨質的微量元素
- 當人成老鼠的飲食中缺乏硼時,尿液中析出的鈣或鎂的量也就較高
服用硼
- 水果及蔬菜是飲食中硼的主要來源
- 預防骨質疏鬆所需的硼有多少呢?可能的數字是每天介於0.5-3 mg,通常建議攝取到每日1 mg的量
錳(Manganese)
- 人體含有10-20 mg的錳,大約有45%是由飲食中所吸收,一個健康的人天約排出4 mg的錳,飲食平均提供每天2-9 mg的錳,存在骨頭、肌肉及皮膚中,它存在於血液的運鐵蛋白(一種蛋白質載體)中
- 最佳食物來源為堅果、種子及全穀類早餐麥片
- 植物的生長並不是以滿足人類的營養需求量為目標,而且鹼性土壤會減少植物對錳的吸收
- 缺乏錳與生長障礙、骨質異常、假性糖尿病及對抽蓄感受性的增加有關
- 大約1/3的癲癇兒童患者的血液錳含量過低
- 研究人員發現口服鋅劑會增加精神分裂患者的排銅量達3倍之多,如果再加上錳,則會排放的更多
- 使用齊曼滴劑(Ziman drops, 10%的硫酸鋅及0.5%氯化錳)已經證實對治療精神分裂症非常有幫助
- 過量的重金屬,包括水銀、銅、鎘及鉛等都導致腦部異常。或老化就是一種對那些金屬(包括鋁)的毒性反應
- 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劑而導致的錳缺乏會導致遲發性運動障礙
- 一般來說,遲發性運動障礙在維生素治療之下乎完全消失,如果復發也很容易使用錳的補充品來治療
服用錳
- 每天攝取300 mg的錳是相對安全的。通常每日低於100 mg就已足夠。有時候,錳會拉高血壓,並產生緊張性頭痛(tension headaches),當這些情況發生時,應該立即停止服用錳
鐵
- 平均每位成人體內含有3-4 g的鐵。其70%存在於血液中的血紅素,剩餘的鐵則存於骨髓和脾臟中
- 獲取鐵最好的食物來源,是全麥早餐穀片、肝臟、蛋類和肉類
- 只有10%的鐵會從日常生活中的綜合飲食中被吸收,從肉中攝取血鐵質(hemoiron)最容易被吸收,大約佔30%。吸收量根據鐵蛋白(ferritin)的濃度、食物中血鐵質的量、身體所需的鐵、維生素C濃度和鈣的含量而定
- 許多複方礦物質製劑都含有鐵,這對於缺乏鐵的人來說頗有助益,但對於體內已有足夠的鐵的人(大部分是男性,但也包括過了更年期的女性)來說,卻可能造成傷害
- 大量失血會造成鐵質流失,尤其是經期中的女性
- 一般男性每天會流失1 mg的鐵,大多是因為流汗的緣故,但是不用在意
- 接受胃部切除手術和罹患吸收不良症候群的病患,吸收鐵質的能力會變差
- 10%-25%的人體內缺鐵,而且大部分是女性
- 缺鐵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服用鐵
- 在細胞分子矯正醫學裡,鐵是不常會使用高劑量的一種營養素
-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疾病或症狀需要使用超過一般劑量的鐵,而且攝取過多的鐵也很難排出體外
- 這種劑量範圍很小,每天攝取5-20 mg之間,一般男性每天應該攝取10 mg的鐵,女性則是20 mg
- 少數病患罹患先天血鐵沈積症(idiopathic hemochromatosis)或是攝取過多的人,鐵會在體內累積
- 食品中的乳化鐵(emulsifiers)則會降低吸收鐡的能力,男性通常比較會吸收太多
- 人體內鐵的累積愈多,鐵蛋白的濃度愈高
- 1992年芬蘭的研究結果發現:體內含鐵量過高會誘發LDL的氧化,導致動脈狹窄及硬化,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捐血」可適時降低體鐵蛋白的濃度,一舉兩得
有毒金屬:鋁、鉛、汞和鎘(cadmuim)
- 有些退化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ease)是因為體內累積的重金屬:鉛、汞、鋁和鎘,還有銅、鉍也是可能的成因
- 老化有可能就是體內一種或多種重金屬過多所導致
- 普爾費佛博士指出,銅、鉛和鎘在體內累積和記憶力減退有關
- 長久以來,鋁都被視為沒有毒性,但是我們所吃的食物或接觸的環境裡,都有多鋁,因此有可能造成某些人有鋁中毒
- 在胃食道逆流制酸劑(antacids)、牙膏、蘇打粉(baking powder)、止汗劑、烹飪鍋具、補牙銀粉、食品添加物、食物包裝和化妝品中,都含有鋁
- 鋁引發的腦病變和阿滋海默症有關,這也是取普遍的老化症狀,這些病人的腦部發生神經纖維糾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β-類澱粉蛋白斑塊(β-amyloid protein plaque)產生、腦部和脊髓液中有過量的鋁
- 腦部表面局部暴露接觸到鋁,也會造成相似的病變
- 頭髮和牙齒中的鉛含量提高與孩童行為障礙有關
- 車輛排放的廢氣是鉛的主要來源
- 目前人體中鉛的來源有飲用水屬於軟水區(並且合併使用鉛水管)、含鉛的陶器、含鉛的油漆和家庭產生的灰塵
- 汞是另一種有毒金屬,長久以來和精神錯亂息息相關,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就是因為體汞過多才罹患精神病
-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受到的汞染就在口中-從牙齒填料(又稱為「銀粉」,但是汞才是主要成分)
- 鎘的毒性也很高,用老舊鍍鋅鐵管輸送的水會受到鎘污染,燃燒的煤礦和二手菸也含有鎘
- 體內鎘過多和高血壓、腎臟受損以及動脈粥狀硬化有關
- 這類有毒的重金屬,包括過多的銅,會引發精神疾病、過動、痙攣(convulsions)和疲倦。也許是因為它們都會使自由基的負擔加,由於增加高度被活化分子的數量,所以造成身體細胞被破壞。因為它們是酵素毒素(enzyme poisons),會與本應是自由之分子結合使其失去功能,這就是這些金屬元素和老化與衰老有關的可能原因
治療重金屬中毒
- 頭髮分析的方式很有助益,而且最容易持續下去(了解治療方法是否減少體內有毒的金屬物質)。如果可以取得血液的話,驗血對於了解鋅和銅的含量很有用。要測量汞含量則非常困難
- 治療重金屬中毒的方法都很類似:
- 必須確定中毒的來源,並去除這項來源
- 患者要去除飲食中所有添加物,這樣會使身體更有地排除這些重金屬
- 增加飲食中的纖維,纖維會與重金屬結合(餵食高量纖維的鳥類體內能忍受更多的鎘)
- 使用螫合物質,最安全便宜且取得最容易的就是抗壞血酸,因為它能與這些金屬結合。EDTA和青徽胺(penicillamine)則是其他選項。使用時要確定經常更換這些螫合物質或適時補充微量礦物質與鈣、鎂、鋅、鉀等巨量礦物質
- 硒會減少鎘和汞的毒素,鋅和錳則能降低銅含量,而鋅具有排除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