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忙碌,周遭環境到處充斥著「壓力」。美國醫學協會研究顯示,70%至80%就醫的疾病都是與壓力相關的疾病。長期活在高度焦慮狀況下的人,死於心臟病的機率,比平常人多出了4.5倍。而在美國所有的疾病中,壓力所造成的症狀,佔了50%。在工作中得到和壓力相關疾病的比例,在1980年的職業統計中,從5%,升到1990年的15%以上。1995年的一項國家民意調查中,10個受訪者有7個人表示,他們在平常的工作日子中感受到壓力,而在那些人當中,又有43%的人,說他們患有明顯身體,和情緒上精力耗盡的症狀。
壓力的概念是包括生物化學上、生理上、行為上與心理上的改變。當身體開始對壓力源的反應,已經完全地從過去的狀態中消失,所發生的生理過程,就是所謂的「壓力反應」。
換言之,「壓力」反應,包括了生理反應、心理反應、與因應三部分。用一種簡單的說法,壓力即為壓力源與煩惱間的互動。
那心理反應與因應在承受壓力的過程中,是如何的運作呢?心理因素扮演著評估壓力程度的角色,壓力在心理因素中的流通模式包括:(1)早期評估,即不相關的、有益的與正向的、有害的與負面的外在世界評估。(2)次級評估,即包含個人評估自己如何選取適當因應策略的個體內在資源評估。
基本上,當一個事件被評估成壓力源時,生理的改變就會發生,發生的歷程包括:(1)共鳴式的生理喚起與壓力荷爾蒙的生化物質釋放增加,釋放物如:Catecholamines (如:noradrenalin)與Corticosteroids(如:cortisol)。(2)增加生理的反應,如:心跳、血壓、與肌肉能量。(3)心理因素的改變,如:害怕、焦慮與憤怒;減少認知能力與對他人的敏感度。
「壓力」,一般會透過兩種途徑來影響個人的健康:(1)行為上,即有抽煙習慣的人,當壓力升高時,渴望吸煙的慾望會上升;而有酗酒習慣的人,在面臨眾多的壓力中,特別是面臨工作壓力很大時,最能提高酗酒的量。(2)生理上的改變。從健康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壓力可以造成生理的改變,而促使疾病的發生與惡化。比如:「壓力」會造成catecholamines與corticosteroids釋放的增加,增加catecholamines可以導致腎臟疾病,這個生化物質也可以增加血液凝塊的形成而增加心臟病發的機率;而增加corticosteroids的釋放,則會導致關節炎的發生與惡化。除此之外,「壓力」尚可以引起胃中胃酸的分泌,進而造成胃潰瘍的發生與惡化、也可以藉由壓力的作用增加心血管的反應,或經由脂肪的沈澱與栓塞的形成,而增加心血管的傷害,使得心臟病更形惡化。
然而,我的「壓力」真的可以看得到嗎?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可以經由下列的方法,協助您讓「壓力」現形:(1)透過生理回饋儀(biofeedback)以及特殊的血液生化(如:cortisol)的檢測,可以馬上明瞭自已的「壓力生理」反應。(2)透過臨床心理師的專業評估,讓您瞭解您的「壓力心理」反應,以及面對壓力時所運用「因應策略」的好壞。
一般而言,在「壓力管理」的訓練過程中,臨床心理師會為您進行「生理心理功能檢查」與「身心壓力反應檢測」,以協助您瞭解您目前的「生理」、「心理」、與面對壓力時的「身心壓力」反應基礎狀態。「生理心理功能檢查」,則包括了一般「精神狀態檢查」與目前「心理社會功能檢查」;而「身心壓力反應檢測」,則包括了您面臨壓力時的「壓力因應功能與學習新因應的能力」、「社會支持系統與心理社會環境可供利用的資源」、「人格特質的弱點」、「整體壓力狀態的衡鑑」、以及勇於改變自我的「動機」強度等。透過上述的評估,臨床心理師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協助您找出適合您的壓力管理模式,擬定合適的訓練(如:生理回饋儀訓練、特殊放鬆技巧訓練、與相關的自我控制方法等)與諮商程序,協助您「與壓力共舞,再創事業的巔峰」!